微芒亦星河-格联志愿者抗疫手记系列(二)

10天骤降12斤,体重55公斤,身高1.71米、女性,面对律所内部党员抗疫行动交流会议镜头里憔悴甚至略显苍老的脸,自己都不敢看、不想看、不忍心看…… 但是,想到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上海市民、一名法律职业从业者、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看到现在依然保持核酸检测全阴的美好楼宇,以及基本无阳性病例的小区内心却又感到无比欣慰。

一、社区基本情况:

我所在的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自疫情伊始就是重点封控区域。社区自3月13日起封闭管理,期间除短暂开放2次各1天外,其余均为封闭管理。我们社区分一期二期,二期有楼宇15栋,我所在的31层有常住居民85户共268人,是社区内人口最多的一栋大楼。其中3户为独居老人、90岁以上的老人2位、6人及以上人员家庭4户、瘫痪在床老人2人、孕妇1人、家有行动不便老人者5户(不含瘫痪),另有需外出工作的医生1名、药店保供人员2人。

上述数据来源是我从做志愿者第一天开始即与团队一起摸排到的。数据的准确无误,确保了每次核酸的全员参与、物资的按实发放、特殊人群的关爱到家。

二、楼宇层面的工作、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1、全员核酸,既要快速完成又要尽量减少人员交叉,如何实现268人最快1.5小时的全员核酸检测?

作为一名曾经执业的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且有多年工程管理经验的我,与团队内同样是建筑行业管理人员的另一位志愿者骨干,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采用了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的项目流程化管理。我们一起踏勘了核酸采样现场,确定关键线路、关键节点,按点按需配置人员。根据我们楼宇31层、2部电梯、双跑楼梯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关键点在2部电梯和楼宇进出口、核酸检查点几个点位。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我们形成了如下的全员核酸路线流程:1人楼宇群内发言总控、两部电梯各1人负责控制居民疏密和速度,门口1人负责计数,楼外扫码1人兼秩序(防止个别家庭自行调整排队次序造成人员错管)、机动人员1人,总共6人的核酸小组。团队按照志愿者人数分成AB两组,两组轮流上岗,既保障了核酸的全员、快速、少交叉,又减少了志愿者的暴露次数,保证志愿者的安全和合理作息。此流程后来还经社区内其他楼宇主动来取经学习并经大家推广应用。

2、如何照顾重点人群?

基于之前多年的大企业管理服务经验,从开始我就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如老年人和孕妇等行动不便的群体。我们楼宇有3位独居老人,情况各异: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一位爷爷无智能手机,另外一位奶奶可以发私信,但是无法进楼宇群,只有一位老人能熟练使用微信和楼宇群。针对以上情况,我主动承担了前两位爷爷奶奶的对接。每次核酸、抗原、物资都电话、私信点对点通知到人,让老人安心、家人放心。

在物资特别紧缺期,除了照顾好独居老人之外,对病人、孕妇等行动不便的近10户人家优先发放了物资。并且在物资按户发放后仍小有余量时,对楼内6人及以上的4户家庭进行合理调整补充。小小的贴心举措,使得这些家庭对志愿者工作更加支持,对整体的抗疫工作起到了稳定作用。

3、物资的发放方式和如何实现物资发放的公开透明?

物资的发放是这次志愿者工作的一个重点。

首先是物资发放方式。疫情传播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减少所有人不必要的接触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所以,除了要求志愿者按照所从事抗疫工作的等级进行防护外,还要求避免与居民的直接接触。对于物资发放,在居委无“足不出户”的到户要求时,我们楼宇就确定了物资到户的原则。具体操作是,由志愿者开车去社区门口领取物资,后按户发放至各家门口,待志愿者发放完成回家后,通知“志愿者发言人”楼宇群公布物资,请邻居开门取物。我们将其称为“圣诞老人模式”。

其次,物资发放的公开透明也非常重要。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从经手的第一份抗疫物资开始,我们就坚持物资发放全程透明。

第一,在前期物资最缺乏阶段,我们严格按照上级的发放要求进行发放。居委发放、居民户数及实际发放、剩余物资的处理情况,这些数据在物资发放后均由志愿者在楼宇群内进行公示,既有助于群众监督又有利于志愿者自身廉洁性。

第二,在物资紧缺时期,每次发放后剩余物资零星不齐,志愿者集体讨论并征求楼内居民意见后,将多余的几份物资以楼宇名义,集体捐给了负责保洁和消杀的物业一线人员,此举既体现了业主、物业一家亲,又能使楼宇内的工作人员保持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更高效地服务楼宇居民。

最后,物资开始丰富阶段,在楼内特殊人群的物资也能保障的前提下,多余物资采用了一名高三学生的建议,进行随机函数的抽取,由电脑自动生成每次中奖居民的号码,并将志愿者抽奖视频公示于楼宇群,在排除特殊申请照顾家庭之后,由志愿者按中奖规则发放,最大限度做到公平合理,这一处理方式也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此外,在志愿者防护物资的发放过程中,我们也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做到防护服的领用征求志愿者意见后发放并群内公示,既最大程度保护了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的人身安全,也让勇敢走出来的志愿者感受到民主与被尊重。

三、社区层面的工作,如何对待团购问题

本次抗疫服务中,我不但全程投入楼宇的志愿者工作,还被社区书记点名参与了社区保供工作小组的筹备和建立。小组成立之初,正是面临居民断供与团购容易增强疫情扩大传染风险的巨大矛盾之时。因前期在抗疫工作中与社区姚书记有较多联系和沟通,同时建立了信任基础,加之每日关注上海发布会议精神,在加入社区保供小组后,我与另一公益社团的资深志愿者负责人一起沟通并制定了小组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流程,经与书记汇报后在当晚第一次微信会议上得到了其余三位小组成员的一致赞同。

首先,审批小组改名为备案小组,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其次,团购问题分阶段对待:第一阶段,4月5日起5日内,为团购的应开尽开阶段,鼓励所有有能力的商业、公益团长贡献力量,填满居民冰箱;第二阶段,从4月9日起,对团购进行严格控制,减少不必要的团购,截断因团购造成疫情传播的可能性;第三阶段,按照市政府的情况通报,逐步放开团购。同时,当晚我与另一骨干志愿者讨论并由我负责成文本社区的《团购公约》,同时设定了关键词:保供团购、应开尽开、备案制、协同保障。将争议颇大的团购矛盾,引导到了给居民提供保质保量的、符合抗疫要求的物资上来,疏解了小区居民间的矛盾,将团长与居民一起团结到抗疫工作中来。也特别感谢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法人同时也是优秀志愿者的提醒,他提出鉴于目前防疫要求,需要对开团团长进行一定的制度约束,尽量达到闭环管理。在这位前辈的提醒下,我于当晚补充起草了针对团长负责制的《承诺书》,与团购备案制同步实施。

在后期工作的过程中,上述两个文件显示出抗疫工作中有约可依、有据必查的必要性,既保障了大部分居民的物资供应,又兼顾其中少部分对消杀要求较高而拒绝团购的居民的需求,化解了社区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区管理效果。

四、团队是堡垒、志愿者是核心、居民是全部工作的基础

谈到志愿者,我一直坚持的理念为志愿者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人。感恩我们楼宇有这么一支临时集结的抗疫志愿者小分队。这个团队里有私企业主、国企干部、事业单位的科长、外企的高管、还有法官、银行经理、政府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当然还有我——一名律师。这么多不同行业、不同专业背景的人,素昧平生,因疫情的时不我待、本性的善良热情和舍我的初心而凝聚在一起。我们放下了工作中的那些深蓝全黑、西装革履,换上大白和小蓝,就地化身为楼长小助理、快递小哥、核酸管理员、扫码员、秩序维持、电梯工、统计工、搬运工、还有楼宇抽奖小主播……正因为有了这么多可爱的战友,我们一直在努力和坚持。

队伍的纯粹和公平正义是前提,人员的纯粹和无私奉献是核心,居民的积极配合是全部工作的基础。志愿者们的辛苦努力换来了居民的尊重和支持,一句路过身边时轻轻的问候和谢谢都汇成了志愿者源源不断的动力。截至今天,我们楼宇——这个被一位老师戏称为:自从村里拆迁后,第一次感受到从前那种邻里情的“美丽小村庄”,全部做到了政府要求的核酸、抗原应检尽检,全员参与、全员全阴!

五、关于“我”的几个问题

成为一名志愿者后,总有亲人、朋友甚至同楼的居民都会问,你为什么去做志愿者,家里有高三的大娃,还有幼儿园的小娃,你不怕吗?回答这个问题,我总感觉要停顿思考一下,我认为这是两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做志愿者?我做志愿者,出于一种本能,是一种初心。我出生于孔孟之乡山东,是一名军人的后代,但自幼父亲就以胸怀家国天下教育我;后来读书,是学校内第一批入党的学生;进入社会尤其是从事律师这个职业后,我的内心增添了更多社会责任感。我虽一介女子,,内心却有着坚定的信仰:疫情当头,社会突然停摆,“等靠要”不是共产党人的作风,社会需要我们就要站出来。因此,我从小家门走出来,尽可能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保家护楼,我想,只要我们的付出,能使这个事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有哪怕一点点的好转,我们的初心就已经得到了最大的回报。

也有周围的朋友、邻居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直接从事志愿者服务而产生遗憾感。我都会和他们说,不一定非得做志愿者,哪怕只是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就是对抗疫的最大贡献。

上海是我家,我要爱护她:每个人守好一扇门、一栋楼、一个社区、一个街道、一个区,点点滴滴就汇成了大上海的平安,汇成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平安。

二是做志愿者怕不怕?怕啊,尤其是疫情初期,每次看核酸报告都瑟瑟发抖,最怕的不是自己有风险,最怕因为自己,家人和被服务的邻居们被风险笼罩。令人欣慰的是,虽然疫情无情,危险无时不在,但是随着志愿者服务时间的增长,这种情况在疫情中期已经发生了转变。因为我们学习了更多的专业防护知识,防护等级越来越高,我们有了很多共同战斗的抗疫战友:居委老师、街道援助人员、区局派来的支援警察、格联律所的律师同仁们、还有援沪的医生,大家都时刻在线,共同分享抗疫知识、抗疫问题和解决方案、帮彼此解压,这些都形成一股力量,让我们抗疫的底气更足,信心也更坚实。

除了作为楼宇、社区志愿者之外,我还积极参与格联律所提供的线上律师志愿者服务活动,并有幸成为“临港新片区企业法律志愿服务热线”之“建筑工程事务组”的一名律师志愿者,为在建项目包括方舱的建筑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能在疫情期间利用本职为相关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也感谢律所和临港新城提供的平台。

纸轻笔重,话短情长。我有许多的朋友,奋战在全国和上海的各条抗疫战线上,他们身处一线更值得称赞。我们格联律所许多同仁也奋战在各个社区,书记和主任都是抗疫志愿者,他们身先士卒,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有许多律师同行,每天都在干着收垃圾、送快递的活,我们一直交流心得、共勉互励……如果说还有疫情时代最可爱的人,坚持在抗疫一线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时期最可爱的人。而我,只是做了一名上海市民、一名法律人、一名有2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分内之事。

脸上防护服的勒痕一天就可以消失,体重也可以慢慢恢复,但心上这段抗疫记忆却会铭记永久。志愿者是星辰大海,聚是一道光,散是满天星。作为法律人我能参与其中,无比感恩。危难时刻见真情,感恩家人的无私支持和母亲的大义理解;感谢团队的小伙伴和一直支持志愿者工作的居委、街道以及各级领导;感谢律所党支部和所有在这场战役中默默付出的每一个人。正所谓青山同道担风雨,根脉相连共春来。

志愿者,因为有你,上海更美!

https://mp.weixin.qq.com/s/Cy2cTwzwjhjP9_KSuhF4pw

本文作者:胡媛媛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