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进校园——生活中的刑法与犯罪:以案释法,护航青春成长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法治教育是筑牢社会法治根基的重要一环。2025年3月19日,上海格联律师事务所联合上海市闵行中学开展“送法进校园”普法活动,聚焦“生活中的刑法与犯罪”,通过案例解析、互动问答、程序模拟等形式,为学生们揭开刑法的神秘面纱,引导其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活动伊始,主讲人冯思华律师以“刑法是什么”为切入点,从“灋”字的象形释义展开,详细剖析了刑法的起源与发展,让同学们明白刑法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通过一系列贴近校园生活与日常认知的趣味案例,引导同学们思考刑法介入生活的边界。“七年恋爱出轨致人自杀,是否担责?”、“激将吃石头致人死亡,刑法该管吗?”等案例,同学们从道德、人情、法律等多角度展开辩论,冯思华律师耐心倾听后,结合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萨维尼以及英国史学家古奇等大家的观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刑法的概念与目的,强调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坚固盾牌,其核心在于预防与惩罚犯罪,此番讲解令同学们对刑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作为刑法学的核心内容,冯思华律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从晚清以前的诸法合体到如今成熟的四要件理论,让同学们了解这一理论体系的演变脉络,并围绕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这四要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引导同学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犯罪的客观表现。

热点讨论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展现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强烈渴望与主动思考。冯思华律师针对每一个问题都给予了专业且易懂的解答,同时结合自身丰富的办案经验,分享了许多真实案例,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力量。

上海格联律师事务所将持续深化“送法进校园”系列公益行动,让法治精神浸润校园,为构建平安校园、法治社会注入专业力量。鼓励同学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在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让其在成长过程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